牛奶始终会在消费者心中占据一块特殊的位置。 没有什么能取代牛奶,是这样吗?
事实上,许多植物基饮料最初就定位为牛奶的替代品,并将牛奶作为自身标准。 尽管植物基饮料越来越受欢迎,但牛奶始终占据市场主导。 例如,2021年美国植物基饮料占该国零售牛奶销售总额的16%1。
1. 来源: 由Good Food Institute公司完善的SPINS分类数据,美国,2021
在口味问题上,消费者似乎分成了两派。 在美国进行的一项市场研究调查2中,47%的受访者表示,用植物基饮料取代乳制品饮料的首要原因是味道更好。
而根据另一项自2020年开始的调查3,43%的消费者拒绝植物基饮料是因为不喜欢它的味道。
2. 英敏特关于非乳制品牛奶的报告,美国,2016年4月
3. 益普索定量研究,2020
虽然大豆传统饮料在中国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,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,大豆饮料才通过工业化加工使得味道和稠度更接近牛奶。 大豆饮料代表了现代工业时期第一代植物基饮料。 大豆饮料现在仍然占据主导地位,在全球植物基饮料市场中占有最大的收入份额。 但其他植物基竞品也相继出现。 第二代植物基饮料包括以杏仁和腰果等坚果,以及椰奶和其他谷物、大米和燕麦制成的牛奶替代品。 就燕麦而言,上世纪90年代末在瑞典推出的燕麦饮料先驱Oatly为许多燕麦饮料打开了市场大门。
很快,第三代以籽类和种子等新原料制成的植物基饮料也诞生了。 以种子为原料的饮料已经开始出现在某些市场的超市货架上。 接下来植物基饮料可能会使用班巴拉豆、大麻籽和亚麻籽。 大麻籽不仅营养丰富,而且具有生产纯白色饮料的优势。 这种外观是寻找牛奶替代品的消费者更想看到的。
无论植物来源如何,产品颜色仍然是成功的重要因素。 生产商面临的挑战是,如果在加工过程中使用过高热量,往往会发生褐变或变色。 因此,在超高温处理期间,热负荷需要保持在最低限度。 这就是为什么植物基饮料行业中直接超高温处理一直占主导,因为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温和,同时依然能实现商业杀菌,延长保质期。
直接超高温灭菌法和间接超高温灭菌法的区别可以用下图来概括。 对比两种方法,从80℃起始点开始,间接超高温灭菌上升到超高温的速度较慢,温度下降时间较长。 而采用直接超高温灭菌时,温度瞬间升至超高温,超高温保持时间短,然后使用闪蒸冷却降温。 相比之下,间接超高温灭菌的加热和冷却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高的总热负荷。 因此,间接超高温灭菌会增加影响植物基饮料颜色、味道和品质的风险。 与牛奶相比,植物基产品对颜色变化更敏感,所以更多的热量意味着更大的颜色变化。
直接超高温灭菌设备可用于各种不同的植物基饮料,因为喷射器中的处理基本上是相同的。 同样的设备也可以用于处理牛奶,相对较低的热负荷有助于保持牛奶的原始品质,如味道和营养,同时仍然可去除病原体。 这就是直接超高温技术赖以成名的灵活性。此外,生产线还有多种定制方法,用以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。
过去,从挤奶到饮用,牛奶都通过冷链保持冷藏。 超高温处理的出现为无需冷藏的长保质期牛奶的销售提供了可能性。
相比之下,从第一代植物基饮料开始,首选的灭菌方法一直是超高温处理,这种方法使产品在常温下也能具有较长的保质期。
采用这种方法的饮料在营养质量和味道方面可能无法与牛奶媲美,但在一个关键方面,它们是相似的——那就是颜色。 由于直接超高温处理的方式较为温和,植物基饮料原有的浅色得以保留。